
主辦方將志恒里的街巷墻面分為8組,入口處的“時空之門”由東升里設計師汪拓設計,其余7組墻面由中法藝術家組隊聯合設計,因法國藝術家不能到現場,由中國藝術家將最終作品繪至墻上,項目還指定法國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雷米先生和蘇州藝術家張玉瀛先生做街巷整體和諧度把控。

自8月份項目啟動后,就決定用微信群和騰訊會議的方式進行聯合創作,所以共建立了8個微信群,每幅作品藝術家有個小組群,每群配有3位精通中法語分處巴黎和蘇州的工作人員,鼓勵藝術家各自用各自的語言書面表達自己意思,利用翻譯軟件理解對方意圖,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但只有在發現理解有偏差或發現翻譯軟件出錯時才介入。這種藝術家與藝術家直接對話且各說各話的模式,新奇而有趣,期間發生了很多插曲,有藝術家因不理解而憤而退出又回來;有藝術家始終忘了對方時差,而要求半夜對話;有藝術家在大群疾呼,對方不回我的話;有藝術家對自己創意在圖上的位置爭論不休;有藝術家們風格無法搭調,主辦方不得不調整小組成員。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給東升里、給蘇州奉獻一個完美的畫面,一個藝術的街區。

至11月底,兩國藝術家作品基本成型,為慶祝階段性成果,特組織此次“巷里巷外”中法藝術家聯展,9位中國藝術家,9為法國藝術家的作品在東升里文化藝術長廊右見大廳展出,其中9位中國藝術家、4位法國藝術家參與了志恒里墻面創作。
東升里文化藝術長廊因“我畫蘇州”而生,力圖成為姑蘇古城最醒目的文化地標,將來成長蘇州的798,聚集全球的優秀藝術家和設計師。為此,特聯合蘇州市裝飾裝修協會,同期舉辦青年設計師創意運動會,玩起“2500年歷史定格”行為藝術和各種創意運動項目,為下一步東升里地區即將推出的“百變旮旯”設計大賽熱身。